中国西部传统文化网四川讯(特约通讯员 尹华珍)为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号召,推动绿色社区建设,10月19日,新都区石板滩街道韩娥社区关工委、新都社区教育学院、石板滩街道社区教育学校联合新都区陆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的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传承客家武术精神·推进社区乐学善治”有序推进,“青春助力分类,绿色点亮社区”主题宣传活动。通过趣味互动与实地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营造全民参与的社区氛围。 活动以“讲解+互动+引导”三线并行的方式展开:在“定点讲解”环节,志愿者结合分类海报与垃圾桶模型,以“能卖钱的蓝桶桶,易腐烂的绿桶桶,有毒有害红桶桶,没人要的灰桶桶”等口语化口诀,生动讲解四类垃圾的区别与投放要点,重点解析纸巾、废旧电池、外卖盒等易错物品。 随后开展“趣味互动”,设置“垃圾投投乐”模拟投放游戏,孩子们通过抽取道具垃圾进行分类实践,投对即可获得小礼品。 活动中,我们的“星火少年团”的小志愿者们手持垃圾分类主题海报,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前往各居民院落。他们分工协作,认真将海报粘贴在居民聚集、公告栏等显眼位置,确保居民进出时能清晰看到。同时,小志愿者们还主动向路过的居民讲解海报上的分类知识,用稚嫩却认真的语气普及“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区分方法,得到了居民们的纷纷点赞。 本次活动以青少年为传播纽带,成功将分类知识融入社区生活,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分类准确率与参与意愿。青少年志愿者在服务中锻炼了沟通与组织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推动了社区环保共识的形成。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家校社”协同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基础,为构建绿色、文明、宜居社区注入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