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西部传统文化网四川讯(特约通讯员 张晶)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社区青少年儿童日常接触自然的机会减少,部分孩子面临情绪表达渠道单一、责任感培养场景不足的问题。2025年10月25日,繁江社区关工委联合社组织组织开展青少年主题——“专属我的树洞” 树苗种植活动。先提前筛选适配社区生长环境的树苗品种,筹备种植工具与养护手册,以 “自然实践 + 情感联结” 为专业核心设计活动,助力孩子在种植中建立责任意识、找到情绪寄托。
活动围绕 “认知建立 — 实践操作 — 长效联结” 的逻辑推进,融入青少年成长引导理念。首先向孩子依次介绍树苗的品种特性、生长习性,结合图片与实物对比,帮助孩子理解不同树苗的养护差异,同时巧妙将 “树苗成长” 与 “个人成长” 关联,引导孩子将树苗视为可倾诉的 “树洞”;随后分发提前备好的树苗与种植工具,社工与协助者一同演示挖坑、扶苗、填土、浇水的规范步骤,不少家长在社工的鼓励下参与进来,与孩子共同完成种植;种植完毕后,社工系统讲解树苗的日常养护方法,包括浇水频率、除草时机、营养补充要点,并与孩子约定定期回到社区为 “树洞” 照料,建立长期互动机制,让种植体验延伸为持续的责任实践。
青少年儿童而不仅在实践中了解自然知识、掌握种植技能,更在与 “树洞” 的联结中获得情绪表达的出口,通过定期照料培养了责任意识与耐心;家长也借助共同种植的机会增进与孩子的亲子互动,加深对孩子内心需求的理解;此外,活动创新了青少年儿童服务形式,将自然教育与情感关怀结合,丰富了社区青少年服务内容,同时通过树苗种植美化社区环境,营造 “亲子共融、自然和谐” 的社区氛围。
本次 “专属我的树洞” 活动,成功将树苗转化为青少年儿童的自然伙伴与情绪载体,让种植实践成为孩子成长中的有益体验。团队将结合收集的反馈优化服务细节,如组织 “树洞成长日记” 分享会,鼓励孩子记录树苗与自身的成长变化;同时会将此类 “自然 + 情感” 服务纳入社区青少年儿童关爱常态化清单,持续挖掘自然教育中的成长价值,设计更多贴合孩子需求的活动,为社区青少年儿童提供更具专业温度、更贴近成长需求的支持,助力他们在自然与陪伴中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