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传统文化网四川讯(特约通讯员 张晶)大暑至,炎夏浓,蚊虫也借着暑气肆意 “狂欢”。为让孩子们在传统节气里解锁自然智慧,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7月22日,新繁街道同心村关工委以 “‘蚊’ 风而动” 为序,开展驱蚊药包制作活动,邀请小朋友们共赴一场 “驱蚊小妙招” 的夏日实践之旅,用艾草、薄荷等草本植物的清香,为炎夏生活添一抹清凉守护。
首先,主持人通过大暑节气引入正题,向孩子们讲解蚊子习性,比如蚊子喜好潮湿环境、依靠嗅觉追踪人体气息等;同时介绍艾草、薄荷等驱蚊植物的作用原理,展示药包材料,以 “哪些植物能驱蚊” 互动提问,激发孩子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在趣味互动中加深对驱蚊知识的认知。
接着,主持人带领小朋友们一同观看制作天然驱蚊药包的视频教程。视频展示了干燥薄荷叶、薰衣草等材料及其驱蚊特性,演示了混合、研磨和装入布袋等步骤,并强调了纯棉布料的使用。
活动的下一个环节是药包 DIY,关工委志愿者提前准备好了布料、艾草、薄荷等材料。孩子们围拢过来,化身 “小匠人”,开始动手制作。他们先将驱蚊植物叶片混合,接着用工具碾碎,有的小朋友用力捣碎叶片,有的则小心翼翼。最后,孩子们把碾碎的材料装入布袋,一个个散发着植物清香的小巧香包就此诞生。
活动的最后,大家手举亲手制作的驱蚊药包,在镜头前留下了一张充满欢声笑语的合影。驱蚊药包里的草药,不仅驱散夏日蚊虫,更让传统驱蚊智慧与动手实践的快乐,在孩子们心底扎根。未来,同心村关工委将继续以趣味活动为桥梁,传递知识、陪伴成长,让更多美好与温暖,在孩子们的夏日时光里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