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传统文化网四川讯(特约通讯员 张晶)2025 年 8 月 21 日,一场精彩绝伦的四川非遗技艺展示活动在同心村成功举办,众多独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纷纷亮相,吸引了众多目光。 
活动现场,川剧这一四川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曲,以其独特的魅力惊艳众人。距今已有 300 余年历史的川剧,融合了高腔、昆曲、胡琴、弹戏、灯戏五种声腔,形成 “五腔共和” 的独特艺术体系。川剧的 “变脸” 绝技更是堪称一绝,演员瞬息之间变换十余张脸谱,配合身段与唱腔,生动展现角色内心变化,被誉为 “中国戏剧三绝” 之一。“喷火”“藏刀” 等特技以及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让川剧成为兼具观赏性与思想性的艺术瑰宝。 四川扎染以自贡等地最为著名,其技艺距今已有 1000 多年历史。以棉、麻织物为载体,通过捆扎、缝缀、折叠等手法使织物局部隔绝染液,经多次浸染后形成蓝白相间的花纹,独特的工艺令人赞叹。 
四川作为活字印刷术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地区,成都、眉山等地曾是古代印刷业的重镇。眉山至今保留着传统木活字印刷的完整流程,匠人手持刻刀在梨木上反向刻字,字体端庄秀丽,兼具实用与审美价值,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传播史。 
四川粉印版画主要流传于成都、重庆等地,是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以纸为基,用石膏或石灰制作印版,再以矿物颜料拓印,色彩明快浓烈,题材多取材于民间故事等。其独特的 “粉印” 工艺通过粉与色的交融形成朦胧质感,画面富有层次感,生动反映了川人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情趣,是研究巴蜀民俗的重要视觉资料。 
活动最后进行了合影留念,这些非遗技艺作为四川文化的鲜活载体,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绽放,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让巴蜀文明的魅力在新时代持续绽放。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四川非遗技艺的风采,也进一步推动了对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