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传统文化网四川讯(特约通讯员 贾光瑞)为宣传“信义治理”理念,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共同参与社区共建共治,2025年9月9日,成都市新都区桂湖街道瓦店社区关工委在上锦康城中庭成功举办了以“信义治理”主题宣传暨有奖问答互动活动。 社工首先向在场的居民和围观的小朋友们阐述了“什么是信义治理”、“为什么要推行信义治理”以及“我们可以怎么做”。信义治理,就是以信任为基础,以责任为核心,以参与为路径。我们每一位居民都是社区的主人,不再是治理的旁观者,而是积极行动的参与者。 随后的有奖问答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围绕刚刚宣讲的“信义治理”核心内容,提出了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信义治理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小区的主人是谁呀?”问题话音刚落,无论是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还是经验丰富的居民,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我知道!小区的主人是我们大家!”一位小朋友清脆响亮的回答赢得了满场掌声。对于“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等问题,居民们也纷纷结合自身经历,给出精彩的回答。每一个答案不仅是对信义治理的理解,更是对小区共建理念的认同。 本次活动通过“先宣讲,后互动,再巩固”的趣味形式,让“信义治理”的理念不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可感、可知、可参与的具体行动。它在一老一少、一家一户的心中播下了责任的种子,点燃了参与的热情。社区也希望通过这样轻松愉快的活动,让更多居民了解信义治理,愿意站出来、动起来,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只有每个人都发挥主人翁精神,我们的小区才能更加和谐、温馨、宜居。 社区集体活动是社会工作激发居民主体性的重要介入载体。本次"信义治理"主题活动通过有奖问答、邻里互动等环节,构建居民参与的可及性路径。我们看到小朋友踊跃抢答"小区主人是谁",老党员主动分享治理经验,新手妈妈提出亲子活动的构想——这些场景正是居民从"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逐渐转变的鲜活例证。 从社会工作的系统视角看,本次活动以"信任-责任-参与"为价值纽带,将宏观的治理理念转化为居民可感知、可践行的日常行为,在游戏化互动中悄然完成了社区教育的启蒙。这种通过柔性方式达成的价值观传递,比刚性制度更易产生持久效应。 反思实践过程,我们深刻认识到:社区治理的核心不在于制度设计的完美,而在于居民主体性的唤醒。本次活动中建立的初步信任关系和参与热情,将成为后续活动推动的珍贵社会资本。我们将继续以居民需求为本位,在党建引领下搭建更多元化的参与平台,让"信义治理"从理念真正走向可持续的社区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