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传统文化网四川讯(特约通讯员 钟名扬)为传承非遗文化,丰富辖区青少年课余生活,2025年9月20日,互助社区关工委组织开展了绒花制作学习活动,吸引20余名青少年参与。 活动伊始,邓老师从绒花的简介、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与传承价值四个方面展开讲解。老师讲到,绒花发源地为江苏,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因“绒”与“荣”谐音,常被赋予吉祥、美好之意,现在被广泛应用于节庆装饰、服饰等,让青少年了解了这门非遗技艺的价值。 课程讲解后进入实践环节,邓老师现场教学绒花制作的关键步骤,从工具的使用方法到最终花束造型的固定,每一步都细致讲解。青少年们在老师的协助下,手持工具认真操作,遇到缠绕、塑形难题时,老师逐一耐心指导。经过用心的制作,一件件形态各异的绒花作品完成,孩子们拿着自己的成果,脸上洋溢着成就感。 此次活动不仅让青少年掌握了绒花制作的基础技艺,更让他们感受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下一步,社区关工委将继续开展此类非遗体验活动,推动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薪火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