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西部传统文化网四川讯(特约通讯员 贾光瑞)2025年11月14日上午由成都市新都区桂湖街道五桂村关工委在五桂村党群服务中心四楼会议室里开展了桂香里的银龄学堂”——“智能手机·防诈小课堂”活动,一场专为银发族打造的“智能手机防诈小课堂”火热开讲!老人们带着好奇与期待齐聚一堂,准备给自己的生活技能和防诈意识来个“双升级”,现场瞬间变成了一个学习热情高涨,专注神情不输课堂上的小学生,整个会议室里满是严肃又温馨的氛围。 活动一开始,讲师没有讲枯燥理论,而是用两个身边真实案例打开话匣子:“有位老人接到‘保健品客服’电话,说全额退款但要先交‘手续费’,差点转账;还有人收到‘子女’紧急借钱消息,结果发现是骗子冒充。”这些接地气的故事让老人们顿时提起精神。随后,讲师用简单PPT讲解了虚假投资、冒充客服、仿冒亲友求助这三类常见诈骗手法,教大家识别短信里的“诈骗暗号”、辨别风险链接,反复强调“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三不原则”。值得一提的是,现场驻村律师也成为老人们的“热门咨询对象”。几位细心的阿姨在课后主动添加了他的微信,方便随时咨询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律师也耐心回应,表示将为大家提供持续的法律支持,让防诈知识真正“落地”,转化为守护权益的实用工具。 防诈环节结束后,手工体验随即开始。工作人员为老人们分发了荞麦枕材料包,工作人员也在旁耐心协助,提醒大家填充荞麦壳时不要太满,做出来的枕头会更舒适。老人们兴致勃勃地动手制作。手巧的很快完成,还主动帮助邻座的伙伴;初次尝试的也认真制作,不时请工作人员帮忙看看。现场气氛轻松,笑声此起彼伏。在场的婆婆捧着自己的作品,开心地说:“这枕头又香又软,今晚一定能睡个好觉!还学会了防骗知识,今天来得真值!” 此次活动既用老人们听得懂、能学会的方式筑牢了防诈安全线,又通过温馨的手工互动丰富了大家的晚年生活。它不仅为老人们的生活套上了一层“金钟罩”,更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与关怀。活动结束时,不少老人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这样实用又热闹的活动,以后可得多办几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