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传统文化网四川讯(特约通讯员 李敬平)“如果地震突然发生,你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吗?”2025年4月2日下午,成都市新都区新川外国语小学关工委开展以“防灾减灾,科学避险”为主题的家长课堂,四年级四班陈洋毅同学的妈妈请来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的辛老师在学报厅为四年级学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防灾减灾课。 下午2点30分,四年级的同学们端正地坐在学报厅,准备迎接今天的家长课堂。辛老师以两个简单却引人深思的问题开场:“你知道地震吗?”“你经历过地震吗?”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分享在电视上看到的震后场景,有的回忆起幼年时感受到的轻微晃动。随着讨论升温,辛老师话锋一转:“如果此刻地震突然发生,我们该怎么办?”问题抛出后,现场瞬间安静,孩子们瞪大眼睛陷入思考。“躲桌子下!”“跑出去!”“趴在地上!”答案此起彼伏,孩子们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想法。 “地震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辛老师强调,避险的核心是“因地制宜、快速反应”。他告诉孩子们地震来临时的逃生法则:在教室要迅速蹲到课桌旁,用书包护住头部;在户外需避开高楼和电线,寻找开阔地;接着引导孩子们寻找厅内适合躲避危险的地方,孩子们踊跃发言,最后辛老师教会孩子们要寻找“安全三角区”进行避险。如若被困废墟,则要学会保存体力,用敲击声传递求救信号。 讲解结束后,辛老师通过互动问答,帮孩子们巩固了今天课堂中的减灾避险小知识,回答正确的同学还获得了小急救包作为小礼物。从科普讲解到互动问答,短短40分钟的课堂,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掌握“保命、求救、施救”的关键技能,也为家长和学校的安全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安全教育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说出“保护头部”“拨打119”“先观察再救人”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堂课的成果,更是一代人对生命的珍视与担当。愿每个家庭都能筑牢安全的防线,让“平安”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坚实的铠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