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顾问家:谈古论今,家园共建! “文化+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2023-7-2 10:09| 发布者: | 查看: 3320| 评论: 0

 中国西部传统文化网四川讯(通讯员 陈波)乡村雨后物候新,薪火传与少年人。629日,一场跨越千年的以“寻三国文化古韵,论天府粮仓今声”为主题的文化交流盛宴在军屯镇天星村隆重上演。

文化古韵历久弥香

发展创新始于今朝

“爷爷,请问军屯镇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三国时期,诸葛亮派马岱在此驻屯军队,故此得名……”静室堂会客厅陈列室内,两位军屯镇本土乡贤正在为孩子们介绍军屯镇与三国的历史渊源以及新都区天府粮仓精品区建设。一问一答间,历史文化继以传承、未来发展得以植根。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曲气势豪迈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正式拉开了文化交流活动的序幕。孩子们一起朗诵《诸葛亮诫子训》、分享三国历史故事、手绘三国石膏版画……丰富多彩的互动内容,厚重浓郁的文化氛围,彻底点燃在场孩子们的热情。三国主题文化游园会上,投壶射箭、孔明锁、华容道……一个个传统文化游戏,让孩子们沉浸欢乐与知识的海洋中。活动现场,桂湖街道谕亭社区气功辅导站的队员带动全场人员练习《华佗五禽戏》,一张一弛,一招一式,尽显传统文化精髓,也让大家以无限的活力和饱满的激情迎接大运会的到来。

现场一位家长说道:“我是专门带孩子来参加的,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可以让孩子学习更多传统文化与现代农耕知识,不仅仅是开拓眼界,更是让孩子对我们的家乡文化、家乡发展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也为将来能够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打下基础。”

文化赋能基层治理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现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会理事谭宁君,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杨慎研究会会员范华银受聘为“社区文化顾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朱从桦受聘为“社区科技顾问”,以“文化+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赋能基层治理。谭宁君、范华银两位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话语,深入浅出地向参加活动嘉宾、家长小朋友们分享了三国文化与新都的历史渊源,讲述了三国古蜀名将马岱的故事。

 谭宁君表示:“基层文化凝聚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是一座挖不尽的宝矿。军屯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地理优势,发挥好文化带动作用,提炼本土特色文化中的题材,唤醒对于这一方水土的真实认知,从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正是乡村振兴的使命与意义所在。”

“稻种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称为水稻的一生。”朱从桦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大家普及了水稻基础知识与现代化生产技术,并对创新农业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表露了无限的期待。他表示:“智慧农业已经是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新都区建设‘天府粮仓精品区’,抢抓机遇科技赋能,筑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不仅仅是我们当下我们这代人的奋斗目标,也希望是我们在座的每个小朋友将来为之奋斗的目标。”#p#分页标题#e#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简单的研学交流,“社区顾问”牵手“小小社区顾问”,是一次文化传承之旅,是一次“家园意识”的激发。来自新民小学五年级的谢同学深受启发:“我体会到建设家园的方式有很多种。学习先进知识,弘扬传统文化,都是在为此做贡献。听完课后,我对我的家乡有个更多的了解,一幅‘和美田园’的美好画面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我期待能参加更多这样的课堂,在其中汲取更多新的知识,在未来能为这幅美好画面增添更加丰富靓丽的色彩。”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新都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顾问家’6月主题活动‘艺术顾问进社区’,依托本土文化资源,已开展了数场乡村音乐节、文化讲堂、研学沙龙主题活动,艺术文化公益课堂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下一步新都区将充分发挥‘社区顾问家’枢纽平台优势,深化‘社区顾问家’每月一主题活动,结合大运会盛会,在7月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全面营造‘人人都是志愿者’的浓厚氛围,为大运助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